西溝實驗做起來
春節過后上班第一天,駐村第一書記馬波帶著記者漫步在崔西溝環村路上,村莊已經改頭換面:水泥路變成了步行街,農宅墻壁上描繪著詩情畫意,用蔬菜和農具做成的立體展示墻別具一格,普通的農家小院也成了充滿現代時尚氣息的餐飲街區。馬波說:“下一步,崔西溝將樹立‘炊兮’品牌,通過集體土地入股等方式,發展特色餐飲和高端民俗。”
二十多年前,靠著經營農家樂火起來的崔西溝,人均年收入曾一度達到10000元。近年來,隨著周邊鄉村旅游的蓬勃發展,一成不變的發展思路和單一的經營模式讓崔西溝遇到了“寒冬”,村莊急需轉型。
2017年以來,楊凌與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合作,對崔西溝村莊進行全方位升級改造,以生態文明為抓手,提升空間品種,優化功能結構,培育特色產業,進行“西溝實驗”。如今,以往農家樂經營粗放的管理模式得到改善,在餐飲接待產品供應上,逐漸形成“一戶一菜”和“一戶一景”發展模式。
記者來到農家樂經營者崔忠科家中,他正和妻子忙著為17位廣西游客準備楊凌蘸水面。崔忠科信心滿滿地說:“政府已經把戲臺子搭起來了,我們村民就應該把戲唱好,而不是當圍觀者、旁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