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溝油橄欖觀光園位于兩水鎮后村大灣溝,總面積104畝,共栽植佛奧、萊星、皮削利、皮瓜爾等十八個品種2500株,是全區油橄欖產業開發的樣板工程。
該園是在泥石流溝道上建設起來的,1990年8月開始建設,共移動土石方23萬多立方米,治理大小泥石流溝道7條,建成坡面水平臺130余畝、溝壩地80畝,1992年春季完成定植任務。在中國林科院徐緯英、鄧明全、俞寧等專家的指導幫助下,大灣溝油橄欖示范園開展了花芽分化生化周期調查、自然授粉和人工授粉座果率對比、橄欖茶研發、高枝壓條育苗、抗旱增產等科學試驗,進行了整形修剪、配方施肥等科學管理工作,園內油橄欖生長量、產果量等都優于原產地,三年生油橄欖樹平均株高2.53米,冠幅南北2.13米,東西1.98米;有七個品種821株樹于1994年開花結果,占全園總株數的22%,其中有一株阿斯品種株結果730顆,單果最大的重6.2克,單株產量3.65公斤,比地中海原產地早掛果4年。1998年引進安裝了美國生產的“雨鳥”牌節灌設施,其節水增產效果十分明顯。目前,全園油橄欖樹均已進入盛果期,年產鮮果30噸,產值達24萬元。今年預計產量可達40噸,產值可達32萬元。
為了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區委、區政府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完成了1.5公里上園公路鋪油工程,加快了該園向觀光農業方向發展的步伐。該園的建成,不僅為加工企業提供了優質原料,為廣大農戶提供了大量的良種繁殖材料和苗木,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而且大大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治理水土流失效果極其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