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下午,2020·甘肅·隴南油橄欖產業高峰論壇在武都區舉行,來自國內油橄欖行業專家、學者和企業家齊聚武都,共謀油橄欖產業發展大計,助推中國油橄欖產業發展。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所長張建國致辭。武都區委副書記、政府區長肖慶康主持高峰論壇。
張建國在致辭中說,從1964年我國大規模引種栽植油橄欖開始,我國油橄欖產業已歷經了55年的風雨歷程。2001年以后,隨著中國林科院在甘肅武都大灣溝油橄欖豐產栽培試驗示范園的成功建立,直接推動了甘肅、四川、云南等省區的油橄欖產業的恢復和發展。到2019年,全國油橄欖栽培面積已達150萬畝左右,年產橄欖果4-5萬噸左右,橄欖油4000-5000噸,標志著油橄欖在我國引種成功,成為世界油橄欖一個重要和新的產區,引起了世界的廣泛關注。目前,隴南的油橄欖面積已達到60余萬畝,形成規?;N植,產業化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加工技術達到世界一流,橄欖油品質達到世界一流,得到世界的廣泛認可和贊譽。中國油橄欖產業一定會邁上一個新的發展水平,一定會為我國國民的健康生活做出更大的貢獻。
論壇期間,上海本來生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有才,甘肅時光油橄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龔煒莉,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林業科學研究院二級研究員姜成英,中國林科院林業研究所博士、副研究員饒國棟,云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二級研究員陸斌,浙江大學、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和美國農業部駐塔福茨大學營養中心訪問學者、浙江省保健食品標準化專家委員會成員、亞太臨床營養學會會員沈立榮教授,蘭州海關技術中心食品實驗室主任、祥宇油橄欖公司院士工作站站長、甘肅檢科院玫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王波博士等7位專家學者分別作《國產橄欖油品牌之路》、《橄欖時光大健康產業之路》、《科技創新助力油橄欖產業發展》、《油橄欖特色營養物質及最佳采收策略研究》、《油橄欖砧木品種——田園1號優良特性及應用》、《橄欖油與人類健康》、《科技鑄就品質 產業助推脫貧》主題報告。
專家學者結合多年實踐經驗和理論成果,用詳實的數據分析了國際、國內油橄欖發展態勢,對國內油橄欖產業從產業布局、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品牌打造等方面作了精辟的講解和闡述,對促進我國油橄欖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構建和完善油橄欖產業扶貧開發合作模式和運行機制,深化油橄欖企業交流合作,加快隴南脫貧攻堅進程,傾力打造“中國橄欖之城”目標定位產生深遠影響。
云南省林草院、四川省林科院、湖北省林科院、重慶市林科院、隴南師專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專家、學者、教授等出席高峰論壇活動。
武都區四大班子全體領導,各鄉鎮(街道)、區直各單位負責人,市內油橄欖種植大戶、加工企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部分干部群眾代表參加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