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對改革開放30年來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情況進行了回顧,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對龍頭企業在現代農業中的優勢、地位和作用進行了充分的肯定和評述。
關鍵詞 農業龍頭企業;現代農業;地位;作用。
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國際國內孕育出很多科技型、帶動型農業龍頭企業,并在中國經濟大潮中一展宏圖,獨領風騷,帶動廣大農村地區的經濟不斷向前發展,其功能、地位、作用不可低估,它們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火車頭、發動機和加速器。
1. 過去農業生產的回顧20世紀80年代,中國農村掀起了首輪改革開放的浪潮,改革從打破“隊為基礎、三級所有”的“大鍋飯”開始,把農村土地的所有權和經營權適當分離,把靈活多樣的農村土地經營權下放到農民手中,實行雙層經營的農村經濟體制,迅速激發了農村經濟活力,農民的積極性很高,落后的農村生產力得到快速提升,8億農民解決了溫飽。這是中國農村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在國際社會得到廣泛認同??墒?,30年又過去了,農村社會又發生了深刻變化,各種生產要素,特別是農村大量青壯年勞動力不斷涌向城市,比較分散的農村經營體制又出現弊端,不利于現代農業的發展,加之農業科技發展較慢、科技轉化率不高、服務體系不健全等原因,導致后期農村經濟社會長期處于徘徊不前的局面,犁倭鎮的情況與全國一樣,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沒有解決,農業生產停步不前,工作起色不大。
1.1 資金20世紀80、90年代,國家和地方經濟實力都不強,農村改革初步告捷,城市改革剛剛開始,現代化國民經濟體制和現代企業制度尚未形成,死板的國有經濟改革尚未破冰,多種所有制經濟局面尚未形成,社會經濟活力不強,國家拿不出更多的資金支持農業生產發展。地方農技推廣部門,要資金沒資金,要項目沒項目[1]。國際、國內景況差不多,民營經濟尚未完成原始積累,因此,以私營經濟為特征的農業龍頭企業尚未形成,農業、農村很難得到國家和社會資本的全面支持。
1.2 技術國家對重大農業專項和重大科技的研發投入嚴重不足,農業科技貢獻率、轉化率極低,全國各地區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機構很不健全,推廣機構支離破碎[2]。表現為無辦公用房、無穩定的專業技術推廣人員。推廣人員的年齡偏大、知識結構老化,在農村基層工作的農技推廣人員,未參加過專業技術知識更新與學習培訓,很難適應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
1.3 市場風險市場經濟有其自身的運行規律,一切市場經濟活動都必須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否則就會遭受市場經濟運行規律的懲罰。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推進和深入發展,市場經濟活動瞬息萬變,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已經不適應市場經濟變化的新要求。很多時候,可能會出現盲目生產,導致增產不增收現象。農村經濟信息的不對稱、農村通訊設施建設滯后、無序擴大再生產的結果是農民的生產血本無歸,甚至生產遭到毀滅性破壞,3~5年都難以恢復。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難以抵御市場經濟運行規律帶來的風險和重大沖擊。
1.4 農技推廣過去,農技推廣部門曾經做過一些項目類的推廣性工作,但由于政府投入少,業務管理和生產技術水平落后,加之缺乏后續資金的跟進,導致項目推廣工作長期出現資金和技術的斷層,技術推廣項目不了了之,群眾對政府工作失去信心。
2. 農業龍頭企業的主要優勢 21世紀初,國有經濟體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現代企業制度形成,法人治理結構趨于完善,國家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各種非公有制經濟迅速崛起,結束了國有經濟一枝獨秀的歷史。許多非公有制經濟在新一輪經濟改革開放浪潮中脫穎而出,在服務“三農”的同時,自身的經濟實力得到了迅速的壯大和提升,成了中國新型農業發展的行業老大。自從有了農業龍頭企業,農村經濟社會得到了快速健康的發展。龍頭企業的優勢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農業龍頭企業具有強大的資金優勢。二是農業龍頭企業具有強大的技術研發團隊。三是農業龍頭企業具有強大的信息資源和產業鏈條體系,能有效幫助種養殖業農戶抵御市場風險。
3. 農業龍頭企業的獨特地位和作用。
3.1 引領作用通過龍頭企業引領,農戶從龍頭企業處得到資金和技術的大力支持,克服了政府資金投入不足的缺點。農民從農村經濟結構變化中看到了希望,農村規?;a出現了從無序到有序化的變化過程,規?;?、標準化和產業化不斷提升。農業龍頭企業是“農業三化”的重要引領和中堅力量。
3.2 提供先進技術農業龍頭企業大都擁有強大的科研技術攻關團隊和高新技術設備。它們能及時消化和接收國內外新技術,是農業高新技術發展的領跑者和首推者[3]。
3.3 提供先進管理經驗成功的龍頭企業,都是在不斷摸索和成長經歷中發展壯大起來的,因此,它們擁有自身長期積累的先進管理經驗和企業文化精神。這些知識和經驗,對廣大農戶非常重要。
3.4 搭建融資平臺過去的農村貸款,貸款額一般為2 000~20 000元,不但貸款額小而且貸款手續相當繁瑣?,F在有了諸如溫氏、大發、正大、特驅等龍頭企業推出的“四提供、一確保、一回收”(提供技術資金支持,提供飼料、獸藥、雞苗供應,確保養殖戶有穩定的利潤收益,全部回收農戶生產的肉雞)運作模式,養殖戶能很快籌集到所需資金,并獲得技術支持。地方信用社也從成功的養殖業中看到信心和希望,也敢向規模養殖戶貸款,數額從3萬~5萬元、8萬~10萬元不等[4-9],貸款額度是過去的10、20倍以上,有力地支持了農業生產的快速健康發展,解決政府不能解決的難題。因此,農業龍頭企業是帶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火車頭和加速器。
Type the title here
Type the text here